2018年12月19日 星期三

【真實事件改編】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電影 feat. 動機管理剖析-生涯設計師

【真實事件改編】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電影 feat. 動機管理剖析-生涯設計師


小明之所以在片中到處依附男性或許會讓人困惑。不過在變動那麼大那麼保守的時代裡,像他一樣弱勢的女性生命中擁有的選項並不多,而小明一個運氣好長相出眾的女子,難得有選項是可以活得好一點的,成為這樣的角色其實很正常。

也許有些人會覺得小明怎麼那麼「花蝴蝶」,這先不說是一種求生方式,或許有沒有可能我們就像片中的小四一樣對小明這樣的女性角色保有的錯誤期待呢?



上次去上Sandy生涯設計師學徒計畫的課,主要內容在講「動機管理」,課程提到驅使人行動的動機有8種:使命感、發展與成就感、擁有和所有權、稀缺性與渴望、損失和趨避、不確定與好奇心、社會影響與關連、創造和回饋。我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就發現,奇怪?怎麼7個動機都是追求快樂,只有一個「損失和趨避」是逃避痛苦的動機呢?我不知道答案就看大家覺得是為什麼吧!

這次要介紹的電影年代很久遠,叫做「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改編自真實事件的電影,為楊德昌導演的作品。之前是在學校的國文專題研討課看的電影(話說那陣子我對電影的賞析能力迅速成長,一切都要感謝我最棒棒的朱美卿老師)

我們的男主角小四,1960年代的建中學生。生活的動機我覺得是逃避痛苦的損失和規避以及稀缺性與渴望,雖然他一直都在追求小明成為自己的女朋友,但是他其實某部分是害怕接受小明的真面目,而小明臨死前說的:「你怎麼就是不明白呢?這個世界是不會為你而改變的,我就好像這個世界,是不會為你而改變的!」就成為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小明的其實就是大時代的悲哀(這部電影就是大時代的悲哀),動機我覺得比較偏向擁有和所有權以及損失和趨避。小明之所以在片中到處依附男性或許會讓人困惑。不過在變動那麼大那麼保守的時代裡,像他一樣弱勢的女性生命中擁有的選項並不多,而小明一個運氣好長相出眾的女子,難得有選項是可以活得好一點的,成為這樣的角色其實很正常。

也許有些人會覺得小明怎麼那麼「花蝴蝶」,這先不說是一種求生方式,或許有沒有可能我們就像片中的小四一樣對小明這樣的女性角色保有的錯誤期待呢?

小四的爸爸是我在看完電影最有感觸的一個角色,從原本做人做事都講究原則、不卑不吭,變得失去靈魂。轉變的原因就是政府打壓,不過是朋友的案子牽拖就可以將一個好好的人折磨成這樣。

那個年代所謂「外省人」是一個很兩頭不逢源的角色。跟著中華民國政府搬到台灣,原本以為終於可以擁有自己的家,可是在當時和本省人的衝突以及政府不信任的態度下,發現自己努力搬過來以後似乎不被歡迎的無力感可想而知。而這個角色的動機前可說是使命感、發展與成就感,到後來就轉變成了損失和趨避只想好好活下來罷了。

以上就是我對片中角色的介紹,片中非常多議題多在現在還持續得很有話題性,例如:兩性關係、戒嚴時期的政治不過想看電影的朋友這邊提醒您:這部電影超級長,片長4小時以上,很特別吧!

先這樣了,因為我要趕快繳Sandy的作業再說X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